2023年09月16日 (周三)   2℃~ 20℃   多云
  • 搜索
  • 學習強國
  • APP
  • 綜合 公共
    看電視
  • 綜合 交通
    聽廣播
  • 公眾號
  • 微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栽民族“花” 共育民族“魂”
時間:2023-05-22 10:00:03 來源: 閱讀量:1223

近年來,鋼城街道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黨建+民族團結+社區治理”相結合的“融建”模式,統籌推動各項工作協同發展,形成了齊頭并進、多點開花的生動局面。

聚力黨建引領,筑牢民族團結政治基礎

織密組織領導“一張網”。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構建了由街道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社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兩級”領導機構和“街道包抓領導+社區+網格+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創”工作格局,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網格治理模式。

繪就體制機制“一張圖”。嚴格落實“一把手”責任,建立“兩會一督”制度(周例會、月調度、定期督導),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訂實施方案,細化工作責任,成立了3個專項督導組,定期深入社區開展巡回督導,制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責任狀”“時間表”“路線圖”,專題研究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4場次。

下好資源整合“一盤棋”。按照“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和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制度,充分發揮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助老、助學、助殘、助醫、助業“五助”活動,推動創建工作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聚力培根鑄魂,筑牢民族團結思想基礎

陣地建設“強根基”。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載體,在轄區內打造“兩廊兩場一亭一墻”(建林社區、大眾社區“民族文化長廊”,永樂社區、紫軒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廣場”,朝暉社區同心亭,蘭新社區百米民族文化墻)和20棟民族團結特色樓棟,構筑起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

宣傳教育“凝共識”。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和“五進”活動,開設公眾號“石榴情”專欄,通過專題學習、集中宣傳、懸掛橫幅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好聲音、講述民族團結進步好故事,專欄推送信息100余條,專題學習30場次,集中宣傳33場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懸掛橫幅60余條,參與群眾6000余人。

先進典型“促引領”。實施“培育+評選”工程,深入挖掘轄區各族群眾先進典型事跡,培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家庭14戶。常態化開展“黨親國好法大”教育實踐活動和平安宗教場所創建活動,舉辦“永遠跟黨走·凝聚民族情”文藝匯演和民族團結進步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20余場次,不斷凝聚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聚力情感交融,筑牢民族團結群眾基礎

民生實事落實落細。緊盯各族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面落實低保、社會救助等各項惠民政策,為轄區少數民族困難群眾發放各類惠民資金11.14萬元。積極開展“送政策、聊家常、結對子、認親友”活動,街道處級領導與10戶少數民族家庭結為“親戚”,時刻關注他們的生產生活近況,幫助解決困難問題,持續增強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務群眾精準精細。通過推行“微心愿”“菜單+”為民服務模式,實現服務零距離,全面營造了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互嵌式社區環境。以網格化管理為依托,組建少數民族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文明勸導、抗疫服務、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30場次,引導各族群眾踐行守望相助的理念,畫出最大“同心圓”。

法治保障抓牢抓緊。緊盯群眾最關心關注的問題,依托“三官一所一律”進社區,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和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通過“上門化解、網格化解、接訪化解、跟蹤化解、聯動化解”等形式,及時消除各類矛盾糾紛10余起,確保少數民族群眾之間、少數民族群眾和漢族群眾之間和諧相處。


融媒體中心通訊員丨王艷

編輯丨趙麗

責編丨陳威

審核丨張小鵬


編輯:趙麗
主辦單位 嘉峪關市融媒體中心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Copyright ? 2010~2022 嘉峪關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舉報電話:(0937)6220150 郵箱:jygxww@qq.com? ICP備案號:隴ICP備09001133號-1 甘肅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180018
甘公網安備 62020102000050號
亚洲欧美偷国产-疯狂愚蠢的爱_高清偷自拍第1页_亚洲精彩自拍av